呂金輝,男,1987年3月生,畢業于同濟大學,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測繪地理信息、工程變形監測等專業工作,主持開展了津灣廣場二期超深基坑監測、濱海站首開部分第三方測量等重點項目百余項,獲得全國優秀測繪工程獎銅獎2項,天津市“海河杯”、天津市優秀測繪工程獎十余項,發表論文數篇,參編《遙感基礎導論與無人機遙感測繪技術》、《天津軌道交通運營期監測技術規程》等論著、規范。
入選天津市軌道交通協會會員代表、地礦局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并領銜軌道交通全生命周期智慧運維創新團隊,圍繞軌道交通安全智能監控領域開展了大量生產、科研工作,主持實施局科技創新課題3項,隊科技創新課題2項,取得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軟件著作權1項。研發形成的“移動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基于物聯網的三維形變監測系統”以及“多機組網智能化監測技術”科研成果廣泛應用于我院承擔的各項地鐵保護檢測、監測及智能化監測項目,實現了對城市軌道交通隧道、地下車站等結構三維數據的快速獲取、遠程控制、自動化分析和可視化展示,技術成果獲得天津市地質學會科技進步獎、2023年度天津市科技進步獎南開區提名,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為測繪監測專業技術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榮獲地礦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所在團隊獲得市規劃資源局先進基層黨組織、市級機關工委“四強”黨支部等榮譽稱號。
主要承擔項目
1.參與完成天津地鐵10號線一期工程北段第三方現場監測。項目線路全長9站11區間共計9.48公里,基坑最深27.6米,涉及運營地鐵、高速鐵路、下穿海河、盾構法聯絡通道等一、二級風險點位40余個,完成應急搶險處置工作50余項,取得專利、軟著等知識產權5項;榮獲市優秀測繪工程一等獎。
2.主持完成濱海站交通樞紐(首期開工部分)第三方現場監測、測量工程。濱海站總用地面積24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70萬平方米,項目任務包含總控測量、地形測量、管線測量、基坑監測、鐵路監測、軟土地基監測、第三方測量等,是一個特大型、綜合性工程測量項目;榮獲全國優秀測繪工程銅獎、市優秀測繪工程二等獎。
3.主持完成津濱輕軌張貴莊站續建工程車站、橋梁及周邊建筑監測。張貴莊站為輕軌9號線建設預留站,在既有線不間斷運營的情況下,完成車站續建工作,續建車站為“站橋合一”的鋼筋砼框架結構,施工界面交錯、現場環境復雜,監測難度極大;項目整體采用遠程自動化監測,榮獲市優秀測繪工程三等獎。
4.參與完成天津陸家嘴廣場項目基坑及主體監測。該項目總建筑面積49萬平方米,開挖面積4.5萬平方米,基坑最深達到25.2米,整體采用“兩墻合一”的地下連續墻加4道雙圓環鋼筋砼桁架水平支撐,以應對運營地鐵、保護建筑、壓力管線等重要風險因素。該工程因其卓越的技術和管理,榮獲全國優秀測繪工程銅獎、市優秀測繪工程二等獎。
5.主持完成天津市西北片區地面沉降監測。我市西北片區(北辰、西青、南開)地面沉降監測項目,年完成二等水準線路長度超過500公里,通過多年連續監測,查清地面沉降的現狀、空間分布和發展趨勢,為合理制定經濟發展規劃及土地開發利用提供依據和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