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霈,男,1982年10月生,畢業于河海大學,測繪高級工程師。天津市測繪優秀科技工作者、市規劃和自然資源領域科技專家、市科技局科技專家、天津市青年科學工作者協會理事。
長期從事地質、公路交通、水利水務等領域信息化工作,敬崗愛業、銳意進取,勇于創新、敢挑重擔。自參加工作以來,主持市規劃自然資源領域重大科研項目10余項,先后研發出天津市礦產資源監管信息服務平臺、天津掌上礦政移動端APP、天津市突發性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天津市高速公路交調分析系統、山東省農業地質大數據服務平臺等地理信息工程軟件,建設天津市城市地質數據資源庫、濱海新區地質資料二次開發數據庫等專業地理空間數據資源集等國內領先水平成果,獲省部級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優秀工程獎、中國測繪學會優秀測繪工程獎6項,天津市優秀測繪工程獎11項,發表科技論文10余篇,申立軟件著作權15項。為我市自然資源管理、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公路交通運輸、水資源管理等領域信息化賦能提供了有力支撐。
主要承擔項目
1.主持完成天津市高速公路交通情況調查分析系統建設。
該項目面向天津市高速公路交調信息應用需求,基于天津市高速公路ETC聯網數據,開發了天津市高速公路交通情況調查分析系統,該系統實現高速公路交通情況調查信息從數據匯聚、清洗融合、數據存儲、數據管理到信息發布、分析應用的完整業務流程,為天津市高速公路管理部門動態、高效掌握全市高速公路交通運行狀態提供了技術服務,提升了高速公路交調數據應用分析能力。此外,該系統還支持高速公路網規劃設計與運營管理、以及為交通行業政策制定等工作提供全面、權威、及時、便捷的信息支撐。
2.主持完成天津市突發性地質災害物聯網監測。該項目綜合運用北斗衛星定位、物聯網、時空大數據分析、WebGIS等前沿信息化技術,選取威脅人數較多、險情重、危害大且穩定性差的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地質災害物聯網自動化監測預警,推動我市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由被動應對到主動預警、實時預警的轉變,實現信息縱橫聯通、共建共享、深入融合,實現地質災害評價科學化和監測預警智能化,達到精準服務防災減災的目標。
3.作為子課題負責,完成天津市城市地質地下空間信息平臺數據資源建設。該項目綜合運用大數據、空間數據庫、GIS、數字制圖等信息化技術,對天津市地質行業多源、異構、分散、海量的地質信息進行梳理分類、編輯整合等工作,建立覆蓋全市、標準統一、專業齊全、內容完整、準確權威、安全可靠的天津市城市地質數據資源,實現天津城市地質數據的統一組織、無縫銜接、開放共享、高效應用,為國土空間規劃、自然資源管理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的地質信息支撐。
4.主持完成天津干線公路網地理空間數據工程建設。該項目緊密圍繞天津市干線公路規劃與管理業務需求,將空間數據庫、GIS、360°全景影像等技術與我市干線公路規劃管理業務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手段提升我市干線公路管理工作實時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全市干線公路管理工作效率,為干線公路管理及決策提供信息化支撐。
5.主持完成天津市地熱監管信息平臺建設。該項目圍繞天津市地熱資源監管業務需要,構建天津市地熱監管信息平臺,以信息化和高科技手段加強地熱資源的動態監管與預報預警,提高工作效率和監管水平,實現地熱資源監管實時化和管理精細化,為提升天津市地熱資源保護和集約節約利用水平,促進地熱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安全利用提供信息化技術支撐。